• 首页 首页 icon
  • 工具库 工具库 icon
    • IP查询 IP查询 icon
  • 内容库 内容库 icon
    • 快讯库 快讯库 icon
    • 精品库 精品库 icon
    • 问答库 问答库 icon
  • 更多 更多 icon
    • 服务条款 服务条款 icon

MySQL索引大揭秘优化查询的秘籍上

武飞扬头像
hresh
帮助1

MySQL索引是提升数据库查询性能的关键。本文是一系列关于MySQL索引的精彩探索的第一篇,为您揭开索引优化的秘籍。我们首先介绍了InnoDB的索引模型,探讨为什么选择了B 树而非B树作为默认的索引结构。随后,我们详细讨论了索引类型的区分,将聚集索引与非聚集索引进行对比分析。最后,我们分享了关于索引维护的重要注意事项,帮助您精心维护索引以提升查询效率。

首先来看一下这张思维导图,对本文内容有个直观的认识。

学新通

接下来进入正文。

索引的常见模型

哈希表

哈希表是一种常见的索引存储结构,它使用哈希函数将键(Key)映射到数组中的位置,从而实现快速的数据访问和查找。

当使用哈希表作为索引存储结构时,哈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。哈希冲突指的是不同的键经过哈希函数计算得到相同的哈希值,导致它们应该存储在数组中的同一个位置。为了解决哈希冲突,哈希表通常使用链表或其他数据结构来处理。

  • 优点:高效的查找和插入操作
  • 缺点:不支持有序遍历:哈希表的键值对在数组中是无序存储的,这使得它不适用于需要按照顺序遍历元素的场景

哈希表这种结构适用于只有等值查询,且没有大量重复键值的场景,比如 Memcached 及其他一些 NoSQL 引擎。

有序数组

有序数组在等值查询和范围查询场景中的性能就都非常优秀。由于数组的空间连续,查询高效,但是插入删除操作低效。 所以数组用于查询静态稳定的数据。

二叉搜索树

二叉搜索树的特点是:父节点左子树所有结点的值小于父节点的值,右子树所有结点的值大于父节点的值。

树可以有二叉,也可以有多叉。多叉树就是每个节点有多个儿子,儿子之间的大小保证从左到右递增。二叉树是搜索效率最高的,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的数据库存储却并不使用二叉树。其原因是,同等结点的条件下,二叉树比 n 叉树的高度更高,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磁盘 I/O,时间更长。

下面用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:

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棵 100 万节点的平衡二叉树,树高 20,一次查询可能需要访问 20 个数据块。在机械硬盘时代,从磁盘随机读一个数据块需要 10 ms 左右的寻址时间。也就是说,对于一个 100 万行的表,如果使用二叉树来存储,单独访问一个行可能需要 20 个 10 ms 的时间,这个查询很慢。

为什么平衡二叉树树高为 20,则一次查询需要访问 20 个数据块?

AVL 树(平衡二叉树)在外存的存储结构一般有两种:第一种是顺序存储结构(数组),第二种是链式存储结构(链表),这就导致了在逻辑上很近的节点(父子)在物理上可能很远,无法利用局部性,于是读出的数据块很有可能只有我们想要的一个节点,因此,AVL 的 I/O 渐进复杂度跟树高(h)挂钩,为 O(h),所以树高 20,其实 I/O的渐进复杂度就为 20。

为了让一个查询尽量少地读磁盘,就必须让查询过程访问尽量少的数据块。那么,我们就不应该使用二叉树,而是要使用“N 叉”树。这里,“N 叉”树中的“N”取决于数据块的大小。

以 InnoDB 的一个整数字段索引为例,这个 N 差不多是 1200。这棵树高是 4 的时候,就可以存 1200 的 3 次方个值,这已经 17 亿了。考虑到树根的数据块总是在内存中的,一个 10 亿行的表上一个整数字段的索引,查找一个值最多只需要访问 3 次磁盘。其实,树的第二层也有很大概率在内存中,那么访问磁盘的平均次数就更少了。

N 叉树中非叶子节点存放的是索引信息,索引包含 Key 和 Point 指针。Point 指针固定为6个字节,假如 Key 为MySQL bigint,则 Key 为 8 个字节,那么单个索引就是 14 个字节。 B 树中数据页默认大小为16K,16*1024/14≈1200,此时N就差不多等于 1200。

N 叉树由于在读写上的性能优点,以及适配磁盘的访问模式,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数据库引擎中了。

由上文可知,我们可以根据 Key 值来计算约莫得到N叉树的N值,那么N值受哪些因素影响呢?

1, 通过改变key值来调整

N叉树中非叶子节点存放的是索引信息,索引包含 Key 和 Point 指针。Point 指针固定为6个字节,假如 Key 为10个字节,那么单个索引就是16个字节。 B 树中数据页默认大小为16K,那么一个页就可以存储1024个索引,此时N就等于1024。我们通过改变 Key 的大小,就可以改变N的值。

2, 改变页的大小

页越大,一页存放的索引就越多,N就越大。

InnoDB的索引模型

在 InnoDB 中,表都是根据主键顺序以索引的形式存放的,这种存储方式的表称为索引组织表。InnoDB 使用了 B 树索引模型,所以数据都是存储在 B 树中的,这了解 B 树之前,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下 B树。

B树

B树也称B-树,它是一颗多路平衡查找树。我们描述一颗B树时需要指定它的阶数,阶数表示了一个结点最多有多少个孩子结点,一般用字母m表示阶数。当m取2时,就是我们常见的二叉搜索树。

关于B树的定义如下:

学新通

其中[m/2] 等价于 Math.ceil(m/2)。

如下图所示,每个节点都会保存数据。

学新通

B 树

B 树是B-树的进阶版本,在B-树的基础上又做了如下的限制:

  1. B 树包含2种类型的结点:内部结点(也称索引结点)和叶子结点。根结点本身即可以是内部结点,也可以是叶子结点。

  2. B 树与B树最大的不同是内部结点不保存数据,只用于索引,内部节点的值都被保存了一份到叶子节点中,所有数据(或者说记录)都保存在叶子结点中。

  3. 每个叶子结点都存有相邻叶子结点的指针,叶子结点本身依关键字的大小自小而大顺序链接。

学新通

这样可以带来什么好处呢?

  1. 内部节点不保存数据,那么就可以保存更多的索引,减少数据库磁盘IO的次数。
  2. 因为内部节点不保存数据,所以每一次的查找都会命中到叶子节点,而叶子节点是处在同一层的,因此查询的性能更加的稳定。
  3. 所有的叶子节点按顺序链接成了链表,因此可以方便进行范围查询。

推荐阅读:B树和B 树的插入、删除图文详解

索引类型

InnoDB 存储引擎将 B 树索引分为聚集索引 (clustered index)和辅助索引 (secondary index)两种。聚集索引是通过将表的主键作为键值来构造 B 树。

聚集索引

聚集索引即索引结构和数据一起存放的索引。主键索引属于聚集索引。

在 MySQL 中,InnoDB 引擎的表的 .ibd文件就包含了该表的索引和数据,因为 InnoDB 是把数据存放在B 树中的,而B 树的键值就是主键,在B 树的叶子节点中,存储了表中所有的数据。

聚集索引的非叶子节点存放的是<键值,地址>对。地址为指向下一层的指针,InnoDB 存储引擎通过页在表空间中的偏移量来表示。

优点:

数据访问更快,因为整个B 树本身就是一颗多叉平衡树,叶子节点也都是有序的,定位到索引的节点,就相当于定位到了数据。

缺点:

  1. 依赖于有序的数据 :因为B 树是多路平衡树,如果索引的数据不是有序的,那么就需要在插入时排序,如果数据是整型还好,否则类似于字符串或UUID这种又长又难比较的数据,插入或查找的速度肯定比较慢。
  2. 更新代价大 : 如果索引列的数据被修改时,那么对应的索引也将会被修改, 而且聚集索引的叶子节点还存放着数据,修改代价肯定是较大的, 所以对于主键索引来说,主键一般都是不可被修改的。

非聚集索引

非聚集索引即索引结构和数据分开存放的索引。二级索引属于非聚集索引。

MYISAM 引擎的表的.MYI文件包含了表的索引, 该表的索引(B 树)的每个非叶子节点存储索引, 叶子节点存储索引和索引对应数据的指针,指向.MYD文件的数据。

非聚集索引的叶子节点并不一定存放数据的指针, 因为二级索引的叶子节点就存放的是主键,根据主键再回表查数据。

优点:

更新代价比聚集索引要小 。

缺点:

  1. 跟聚集索引一样,非聚集索引也依赖于有序的数据
  2. 可能会二次查询(回表) :这应该是非聚集索引最大的缺点了。 当查到索引对应的指针或主键后,可能还需要根据指针或主键再到数据文件或表中查询。

主键索引

以 InnoDB 作为存储引擎的表,表中的数据都会有一个主键,即使你不创建主键,InnoDB 会选择一个唯一的非空索引代替。如果没有这样的索引,则 InnoDB 会选择内置6字节长的 ROWID 作为隐含的主键索引(ROWID随着行记录的写入而主键递增,这个 ROWID 不像 ORACLE 的 ROWID 那样可引用,是隐含的)。

二级索引(辅助索引)

二级索引又称为辅助索引,是因为二级索引的叶子节点存储的数据是主键。也就是说,通过二级索引,可以定位主键的位置。

唯一索引,普通索引,前缀索引等索引属于二级索引。

  1. 唯一索引(Unique Key) :唯一索引的属性列不能出现重复的数据,允许为空,一张表允许创建多个唯一索引。建立唯一索引的目的大部分时候都是为了该属性列的数据的唯一性,而不是为了查询效率。
  2. 普通索引(Index)普通索引的唯一作用就是为了快速查询数据,一张表允许创建多个普通索引,并允许数据重复和NULL。
  3. 前缀索引(Prefix) :前缀索引只适用于字符串类型的数据。前缀索引是对文本的前几个字符创建索引,相比普通索引建立的数据更小, 因为只取前几个字符。

基于主键索引和普通索引的查询有什么区别?

  • 如果语句是 select * from T where ID=500,即主键查询方式,则只需要搜索 ID 这棵 B 树;
  • 如果语句是 select * from T where k=5,即普通索引查询方式,则需要先搜索 k 索引树,得到 ID 的值为 500,再到 ID 索引树搜索一次。这个过程称为回表。

也就是说,基于非主键索引的查询需要多扫描一棵索引树。因此,我们在应用中应该尽量使用主键查询。

平时我们更多接触的名称是主键索引和二级索引,那么它们的叶子节点存的是什么?

InnoDB磁盘管理的最小单位就是“页”,也就是说无论是叶子节点、非叶子节点和行数据,都是存放在页当中。页的组成结构有头部数据、主体数据和尾部数据

头部数据主要存的是页相关数据,例如上一页、下一页、当前页号等。是一个双向链表结构。

主体数据主要关注索引和数据的存储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索引和数据的存储位置。主体数据当中有一个“User Records”的概念,用来存储索引和数据,是一个单链表结构。User Records根据节点的不同,User Records又分为四种不同类型:主键索引树叶子节点和非叶子节点,二级索引树叶子节点和非叶子节点

有了页和User Records的认识,其实说叶子节点存的是页是一种笼统的回答,基于我的理解,我认为叶子节点(主键索引树叶子节点)存放的是行数据更为贴切。

索引维护

根据前面 B 树算法的讲解,当子树中的数据满了,如果此时该子树新增一条数据记录,则需要新增一个子树,然后挪动部分数据过去,这个过程叫做页分裂。在这种情况下,性能会受到影响,除此之外,页分裂操作还影响数据页的利用率。原本放在一个页的数据,现在分到两个页中,整体空间利用率降低大约 50%。

当然有分裂就有合并。当相邻两个页由于删除了数据,利用率很低之后,会将数据页做合并。合并的过程,可以认为是分裂过程的逆过程。

自增主键防止页分裂

你可能在一些建表规范里面见到过类似的描述,要求建表语句里一定要有自增主键。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些场景下应该使用自增主键,而哪些场景下不应该?

自增主键是指自增列上定义的主键,在建表语句中一般是这么定义的: NOT NULL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

插入新记录的时候可以不指定 ID 的值,系统会获取当前 ID 最大值加 1 作为下一条记录的 ID 值。

也就是说,自增主键的插入数据模式,正符合了我们前面提到的递增插入的场景。每次插入一条新记录,都是追加操作,都不涉及到挪动其他记录,也不会触发叶子节点的分裂。

如果拿业务字段做主键,则往往不容易保证有序插入,这样写数据成本相对较高。

除了考虑性能外,我们还可以从存储空间的角度来看。假设你的表中确实有一个唯一字段,比如字符串类型的身份证号,那应该用身份证号做主键,还是用自增字段做主键呢? 答案是采用自增字段做主键,为什么呢?

因为每个非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上都是主键的值。如果用身份证号做主键,那么每个二级索引的叶子节点占用约 20 个字节,而如果用整型做主键,则只要 4 个字节,如果是长整型(bigint)则是 8 个字节。

显然,主键长度越小,普通索引的叶子节点就越小,普通索引占用的空间也就越小。

有没有什么场景适合用业务字段直接做主键的呢?还是有的。比如,有些业务的场景需求是这样的:

  1. 只有一个索引;
  2. 该索引必须是唯一索引。

逻辑删除可以防止页合并

页合并是InnoDB存储引擎的内部优化机制,其工作流程如下:

  • 当您删除一条记录时,不会实际删除该记录,而是将记录标记为已删除,并且该记录使用的空间可回收。
  • 当一个页删除足够多的数据,达到合并阈值(默认是页大小的50%),InnoDB开始找相邻的页(之前和之后的)查看它们是否有机会合并两个页,优化空间使用率。

从上可以看出,页合并是用来优化空间的使用,提升页的利用率。

但是,如果两个页pageA和pageB都只有少量的可复用空间,那么合并后,即使pageA可以填满,但是另一个页Page也还是有碎片空间的,并且碎片更大,这时候数据移动的开销可能要大于存储的开销,得不偿失。

学新通

综上,页合并既可以提升空间利用率,但也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,比如说页合并过程涉及读取、修改和写入数据页的操作,这些操作会增加系统的I/O负载和CPU开销,可能导致性能下降。

根据上述描述,可以发现逻辑删除而非物理删除,可以防止页合并,但实际应用中,我们采用逻辑删除可能并非是为了防止页合并。

重建索引

为什么要重建索引?

索引可能因为删除,或者页分裂等原因,导致数据页有空洞,重建索引的过程会创建一个新的索引,把数据按顺序插入,这样页面的利用率最高,也就是索引更紧凑、更省空间。

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哪种方式重建索引是合理的。

对于某个 InnoDB 表 T,如果你要重建索引 k,你的两个 SQL 语句可以这么写:

alter table T drop index k;
alter table T add index(k);

如果你要重建主键索引,也可以这么写:

alter table T drop primary key;
alter table T add primary key(id);

对于上面这两个重建索引的作法,说出你的理解。

重建索引 k 的做法是合理的,可以达到省空间的目的。另外删除重建普通索引影响不大,不过要注意在业务低谷期操作,避免影响业务。

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: 如果删除、新建主键索引,会同时去修改普通索引对应的主键索引,性能消耗比较大。直接删除主键索引,会使得所有的二级索引都失效,并且会用 ROWID 来作主键索引。

然后基于本例,重建主键的过程不合理。不论是删除主键还是创建主键,都会将整个表重建。所以连着执行这两个语句的话,第一个语句就白做了。这两个语句,你可以用这个语句代替 : alter table T engine=InnoDB。

扩展:MySQL 官方文档提供了三种解决措施。

1、将整个数据库迁移,先 dump 出来再重建表(这个一般只适合离线的业务来做)

2、用空的 alter 操作,比如 ALTER TABLE T ENGINE = InnoDB; 这样子就会原地重建表结构

3、用 repaire table,不过这个是由存储引擎决定支不支持的(innodb就不行)。

以上内容便是本文所讲的内容,更多是理论知识的讲解,下节会贴合实际应用,通过不少案例为大家讲述索引的使用。

这篇好文章是转载于:学新通技术网

  • 版权申明: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及演示用,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。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请提供相关证据及您的身份证明,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48小时内删除。
  • 本站站名: 学新通技术网
  • 本文地址: /boutique/detail/tanhfjjgge
系列文章
更多 icon
同类精品
更多 icon
继续加载